最高法解決“審者不判、判者不審”弊端
2007-11-25 03:22:34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23日在全國法院司法改革工作會議上表示,為了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遵循司法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對審判委員會的機構設置、工作程序和運行方式等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 ――審判委員會由會議制改為審理制,解決審者不判、判者不審的問題,提倡審委會委員單獨組成合議庭或與其他法官參加合議庭一起直接審理案件。 ――審判委員會改變過去只聽取承辦人匯報案件的做法,實行合議庭成員人人閱卷,人人提出審理意見,直接訊問被告人或詢問民事行政案件當事人。對于重大、疑難、復雜或者具有普遍法律適用意義的案件,實行審委會委員旁聽庭審,準確把握案件爭議焦點,全面了解案情,有效避免主觀臆斷。 ――審委會委員逐步專業(yè)化,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設刑事專業(yè)委員會和民事行政專業(yè)委員會,有條件的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也可以設立刑事專業(yè)委員會和民事行政專業(yè)委員會。改革審判委員會的成員結(jié)構,改變過去只能由院庭長參加審委會的習慣做法,確保高水平的資深法官也有機會進入審判委員會。同時配套落實院庭長辦案制度,提高審判委員會指導司法實踐的能力。 ――改革審判委員會表決方式,確需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的事項(如司法解釋、總結(jié)審判經(jīng)驗)或?qū)徖淼囊呻y復雜、社會影響大的案件(如合議庭意見分歧大,上下級法院意見分歧大的案件),審判委員會經(jīng)審理后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按照多數(shù)人的意見作出決定。(記者田雨 鄒聲文) 京衡編/張學輝